食物及衛生局現時就「重新編配空置固定小販攤位及固定小販牌照」開展區議會的諮詢工作。然而,食衛局最近在立法會及地區諮詢會上,面對扼殺基層小販發展的批評,全因當局在更新及重新編配小販攤檔時,間接削減400多個固定小販牌照,不但打壓了基層及小販助手等社群的經濟空間,更漠視了各持份者對設立墟市區的訴求。
全港各區一直存有不少自然而成的社區墟市,例如天水圍天光墟、農曆新年旺角夜市等,為區內基層居民提供幫補家計的機會,亦能讓居民購得廉價生活用品及街頭美食,正正反映了不同社區對墟市均有強烈的需求。就此,撐基層墟市聯盟於1—2月期間進行一項意見調查,以問卷形式收集近一千名香港市民對於設立墟市區的意見及其生活消費選擇的狀況。另外,聯盟不但就著設立墟市區的方案及管理模式收集了居民意見,同時記錄了政府在農曆新年間於各區劃定小販臨時擺賣區的做法。本聯盟將於記招上發佈有關調查及分析結果,並要求政府參考聯盟的建議,在建議用地上以試行計劃的模式設立墟市區,一方面能解決現時無牌販賣問題,同時能推動墟市發展,舒緩地區貧窮及壟斷的問題。
藉著食環署於今個月內就重新編配空置小販攤位諮詢各區區議會,撐基層墟市聯盟聯同支持墟市/小販發展的地區團體及街坊,舉行記者招待會及發佈關於設立墟市區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