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2016年,新界鄉村過了不安穩的一年。年尾橫洲事件、2030+弄得滿成風雨的前夕,年頭的東北工程刊憲、強拆、收地風波,也為新一輪的抗爭行動拉起序幕。而經過一年的會議及修訂,土木工程拓展署11月推出修訂版的東北前期工程圖則;加上東北發展同步進行的單車徑工程,兩區即將面臨第一輪迫遷。

今次收地圖則與過往不同,明確列出需要收回的收人土地及政府土地,當中涉及超過138萬呎農地。根據當局的發展步伐,工程將於2018年展開,換言之村民須於2017年遷出。不過在過往與政府的會面及問答中,土木工程拓展署均未能提供確切的受影響人口數字。
根據文件,前期工程項目受影響地區包括古洞聯生區、松園、石仔嶺,以及粉嶺馬屎埔、和合石、崇謙堂、塘坑、和合石等。而在3至5月引起收地風波的馬屎埔村LOT2245地段,周邊的土地如留守人士休息的帳幕,亦將面臨徵收。

本月中前入信運房局反對
政府表明,任何人士擬反對修訂建議,必須以書面向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提出。反對書須說明其本人的權益及聲稱受修訂建議影響的情況,最遲於2017年1月17日送達香港添馬添美道2號政府總部東翼22樓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辦事處。
去年東北刊憲時,東北支援組一共收到超過1.8萬個反對,事後當局召開多場會議,游說反對者撤回。但其過程均引起村民不滿,其中一次曾經開到凌晨二時。支援組及村民將於元旦遊行及稍後的日子繼續收集反對意見,雖然連城規會收到超過4萬反對,也是強行通過東北發展的規劃圖,但在抗爭路上無論想採取任何手段,始終還是要為行動鋪陳更有正當性的理據。

當時東北前期工程諮詢由土木工程拓展署主導,但過程多次被村民質疑假諮詢。除了諮詢期只得六十日、不接受電郵遞交外,在2月29日遞交意見書限期,村民擬到政府總部交信卻被行政署保安阻止,保安更向村民動粗;路過的運房局副局長邱誠武,更在村民眼前「掂行掂過」,沒有停下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