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香港人整體來說是比較右派的民族。」用這句話評論退保議題的,並非我們耳熟能詳的「左膠」,而是曾經申請做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但落選、現任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
上星期,他出席一大學關於退保講座,回憶過往十幾年爭取全民退保的歲月。「你可想像零三年香港人對失去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是的擔憂;國教事件,家長和學生擔心下一代的思想受到威脅。對自由、人權的重視,是香港人的根……年青人過去幾年都翻天覆地,社會很多做事的手法都改變了,但我們是否有能力令人們的觀念改變?這是相當難的。」
「香港人整體來講不太相信大政府,幾十年來政府、商界不斷推銷小政府大社會干預政策,其實都十分深入民心。」
蔡海偉憶述, 1993年政府提出彩虹報告書,強調減輕人口老化和醫療成本上升兩者對公營醫療系統所帶來的潛在威脅;到1998年,政府委託哈佛大學專家小組對香港的醫療融資和服務架構進行顧問研究,提出實行中央醫保險。引述專家小組所言,除了社聯以外,幾乎無團體支持他們的方案。
蔡海偉感嘆,香港人根深柢固地不贊成福利制度,「用中央保障去分擔長壽風險的制度,其實香港天生都是不接受的,到今天能做到有五六成人支持,我們覺得已經是當不容易。」
「講個笑話你知,其實不好笑,是很可悲。」十多年前,社聯提出了自己的全民退保方案,開始找不同團體商討,後來有四十團體組成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我們找一些做長者服務的機構,那時心想,你做長者服務,理應最支持的了。call了會,發訊息他們,結果你估多少人參與?報了名的,八人;出席的,四人。出席了的那四個人,聽完之後反應寫了在臉上,O了咀問你們是不是傻的?」
「他們心裡,都可能不願意參與供款。」